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前沿 > 正文

刘海涛:让“物联”成物联网Google

类别:技术前沿 日期:2019-2-26 23:13:11 人气: 来源:

  作为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中国973计划物联网首席科学家,如今的刘海涛多了一个新身份—物联集团总裁。但初次见面的人绝不会想到他是一位科学家,多半会认为他是个“跑销售的”。原因很简单:这个高大精瘦的新疆男人太能侃了,身上几乎看不出博导的书卷气,反倒充满了狡黠灵动的“猴气”和江湖感。

  三年前,正是这种和感染力,让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杨卫泽断言:“刘海涛不光是一个科学家,他很可能是具有科技企业家、科技创业家潜质的一个人才。”并做出了“不惜一切代价”引进尚处于创新四期的物联网项目的决断。如今,这个项目已发展成拥有近四百名科研人员的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并带动无锡形成了物联网产业集群。2010年9月底,投资超过20亿元的物联集团正式成立,刘海涛出任总裁。

  物联网被全世界为继计算机、梦见抓鱼是什么意思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浪潮。在中国,它已被写入“十二五规划”,正式成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对领军者刘海涛而言,接下来,要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把物联真正带入企业化轨道。

  1999年,时任中科院上海冶金所副研究员的刘海涛对传感器产生了兴趣。当时冶金所里面几乎每个科研项目都要用到传感器,种类五花八门,所涉及的专业和研究人才也非常散,“能不能找个项目,把这些零散的东西串起来?”

  多年之后,他仍记得灵感乍现时的兴奋。“那是半夜三点,我翻来覆去睡不着,突然想到,要是把传感器作为预警终端,把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组网会怎么样?越想越兴奋,直觉告诉我这个方向能做出大事,最终可以做到‘物物互联,世界’。”

  中国的物联网研究就此起步,刘海涛在无意中进入了信息领域的前沿阵地。当时国内外都没有相应的资料,国际上有关物联网方面的论文也是2000年后才开始陆续出现,很少有人能明白他工作的意义。但在所领导的支持下,他获得了48万元的启动资金,随后又获得了中兴通讯的资助,终于在2000年做出了演示用的样机。

  随后三年多,成为刘海涛研究方面最痛苦的时光,核心就一个字:钱!最惨的时候,他们住地下室、吃盒饭,团队濒临解散。刘海涛着到市场上找钱,他自嘲为“忽悠用户”,并因此锻炼出科学家中少见的沟通能力。

  “我当时只有概念,没有办法实际应用,所以只能去忽悠客户。一开始先忽悠企业家,比如中兴老总侯为贵,让他们给我投钱,再后来去忽悠用户,用户给我钱我再去研发。嘉兴港、浦东机场、上海市等几个大项目都是这样。”

  “刘老师有超强的耐力、毅力和爆发力,也有超强的抗打击能力。”刘海涛的博士生、现任物联副总裁的沈杰清楚地记得,接上海市的项目,技术难题迟迟无法攻克,项目交期一拖再拖,用了整整两年。对方单位一个副处长曾带着下属,闯进办公室拍着桌子青筋毕露地指着老师鼻子大吼:“刘海涛你给我说清楚,你究竟能不能做出来,再做不出来我官就要丢了!”

  但也正是这种磨练,让刘海涛的研发工作具有鲜明的针对客户需求定制的特点。“物联网不好说是哪天出现的。它是先有需求,然后做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慢慢觉得要对它做系统研究,然后才形成体系、学科、产业。我们走的是一个从科研到产业再到科研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刘海涛认为,这是日后成立物联集团的根本原因。

  2008年1月1日,烟瘾很大的刘海涛在中高层会议上当众摔了香烟。“你们都怀疑我没有足够的决心做产业化,好,今儿我把话放在这里,从今天起我戒烟,能戒就说明我下了产业化的决心,一定给大家一个交待,欢迎大家监督,也请大家给我一点时间。”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浮动的被这一举动稳住了。从那以后,刘海涛从各处挖来的有深厚企业背景的人才虽然还会抱怨体制文化方面的冲突,但再也没有人想过主动离开。自此之后,刘海涛果然再没有碰过一支烟。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贝伦特微商-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