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一台缝纫机“缝”出开心和富裕(图)

类别:行业新闻 日期:2019-5-3 0:12:06 人气: 来源:

  本报讯 3月26日上午,在栾川县七里坪村附近,一场“开学典礼”后,金字旁的女孩名字55位参加由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主办的“巧媳妇工程”栾川班的开始了为期15天的培训。半个月后,这些将会分散到栾川县5个乡镇,用她们的缝纫技术带领村子中的姐妹致富。

  “前两天还送俺大外孙去上学,今天我自己也进了‘课堂’。”昨天下午,在“巧媳妇工程”培训,58岁的石双琴一边在缝纫机上着老师刚教的动作,一边对记者说,“今天刚来,一定能学会,村里的姐妹还等着我教呢。”

  2013年,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会长李刚用时3个月,走遍全省300多个行政村做调研。大量处于“无奈、无聊、无助”状态的农村留守妇女让他感到“”。“这不仅是严重的人力资源浪费,也是很多农村不稳定的因素。近年来农民工以及50岁以上农村人口离婚率的持续上升从侧面反映了这个问题。”李刚说。

  “服装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沿海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促使服装行业进行产业转移,河南作为人口大省要抓住这样的机会。”李刚告诉记者,农村中大量的闲散劳力正是河南服装与外省进行比拼时所具有的“劳动力价格优势”。

  2013年底,“巧媳妇工程”应运而生,如今已在全省拥有了152个试点,帮助了约3万名农村留守妇女实现了就业。

  李小荣来自栾川县张盘村,只依靠丈夫一人外出打工赚钱的一家5口人日子过得格外紧巴,听说“巧媳妇工程”能让自己在口就赚到钱,她早早地就报了名参加培训。

  “俺在家就是个‘闲人’,也想赚点钱补贴家用。”李小荣说,2013年就参加“巧媳妇”培训的老乡梅迎春如今已成为培训的“教练”。

  “以前姐妹们最大的爱好就是打麻将,凑不上手的坐在旁边看都能看一天。”“巧媳妇工程”栾川班负责人吴爱芳告诉记者,以前留守妇女闲来无事,家长里短易闹矛盾,如今,有了活干,“找事儿的人越来越少了”。

  “今年我们要在栾川的5个乡镇开办分点,加工规模达到1000台(缝纫机),县扶贫办还将给每台缝纫机50%的资金补贴。”吴爱芳告诉记者,栾川县虽然从2013年起就开展了“巧媳妇工程”,但规模小,只能接到外地服装加工厂的“二手单”,从事低层次的“缝合”工序。等今年1000台机器上齐后,她打算在县产业集聚区开设总厂,届时从裁剪到缝合再到熨烫、包装等一系列流程都能在栾川完成,她也有了与其他厂家竞争“一手单”甚至“外贸单”的底气。

   文章来源于850游戏博贝棋牌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贝伦特微商- All Rights Reserved